首尔是小说的主人公
2020年是韩国战争70周年、四一九革命60周年的一年。为纪念此,首尔历史博物馆策划了特别展览,通过小说和诗歌的介绍,阐述从解放后到四一九革命时期首尔和首尔人的生活。
从文学的字里行间读历史
韩国战争和四一九革命是韩国现代史的两大事件,发生这些历史事件时,因为是首尔,有很多瞬间更凸显出了明与暗的一面。让我们通过捕捉那一瞬间作家们的作品,回顾一下从解放到四一九革命时期,首尔和首尔人的人生故事。
解放时期的首尔,充斥着混乱、激动和分裂的痛楚
让我们从朴钟和的诗《大朝鲜的春天》感受解放的喜悦;而从李庸岳的《在北纬38 度》体验在喜悦中却因分裂的现实而感到的痛楚;吴章焕的《病入膏肓的首尔》谱写因众多政治势力的登场而混乱不堪的首尔。从崔泰应的小说《悲伤和苦难的光荣》了解因对新天地的期待而受挫的情景;而从蔡万植的《Mr. 方》看到讽刺在美军政下以英语为媒介而新登场的统治势力。
韩国战争时期,首尔时而被占时而收复, 当时首尔的情景与人们的生活
1950 年6 月25 日朝鲜军队南侵,仅在三天内占领了首尔,在敌军的统治下度过艰苦的三个月,之后九二八收复首尔,首尔人还在欢呼胜利时,对于残酷地处罚叛逆者而感到背信和恐惧。由于中共军的介入,面临一四后退时,首尔人不想再经历" 变天",所以要拼命逃难。朴婉绪细致地描绘了首尔人在反复被占领和收复时期的生活面貌,通过《饥渴的季节》,可以见到韩国战争当时的首尔人。
赵芝薰的《在钟路》吟唱成为一片废墟的首尔;朴仁焕的《给幼女》转达了对女儿的怜悯之情,以及在寒冬坐着无盖货运火车逃离的避难路上,对未来的黯淡情怀。另外,让我们通过朴婉绪的《裸木》,来了解一下在战争尚未结束的首尔,废墟和繁华共存的情景,以明洞PX(部队内的贩卖部)为主展开的故事。
重建和复原的首尔风貌与人们的生活
收复首尔还都后,首尔市加紧复原和重建因战争而被破坏的首尔。由于涌入首尔的人口愈发增加,政府建设了多种多样的公营住宅,通过金光植《213 号住宅》的描述,可以观察当时首尔住房情况。另外,战后的社会在荒废与穷困中,奢侈和腐败弥漫共存的双重面貌,通过李范宣的《误发弹》和郑飞石的《自由夫人》,可以窥视截然相反的20世纪50 年代。另外,康信哉的《今天与明天》很好地描述了1960 年3 月15 日第四、第五任正、副总统选举之前,李承晚政权末期氛围和非法选举,当时社会的氛围,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革命之前首尔的情景。
充满革命呐喊声的首尔
在3 月15 日非法选举声讨示威中,发现已死的金朱烈尸体,爆发了第二次马山事件。因此,提前点燃了全国范围的革命火花。吴尚源的《无明记》描绘了1960 年4 月18 日高丽大学学生示威队在乙支路四街天一百货商店前,遭到政治流氓袭击的事件,以记者贴身采访的形式生动地描绘了这一事件。通过这些,我们可以看到四一九革命前夕的生动历史现场。与此同时,让我们听听为了纪念四一九革命,金洙暎、申东晔、宋稶、金春洙、朴斗镇、黃錦燦等诗人所谱写的首尔呐喊声。
另外,4 月25 日晚上革命的无秩序情况达到了顶峰,通过朴泰洵戏剧性地描写破坏平和剧场现场的《崩溃的剧场》和关注革命所留下的《关于幻想》,再次体会四一九革命在大韩民国现代史的地位。